羅生門
這是一部芥川龍之介的短篇小說集改編的電影。說到羅生門,大家大概都會想到的意義是真偽的撲朔迷離,無解的局面,但其實芥川龍之介的羅生門並非這樣的意思,在短篇集羅生門裡,故事是這樣的:一個剛被解雇的賤民漫無目的的上了羅生門(京城門)的二樓,看見了一名老嫗在拔取無名女屍的頭髮,上前喝止,只道老嫗道:「生前這名女子把蛇皮曬乾上街作為魚乾販售,只是為了求生存,而我拔了他的頭髮賣給假髮店,也只不過是為了求生存。」賤民聽了打昏老嫗,剝光她身上穿的衣服,然後如此說道:「那我剝光了老嫗的衣服上街變賣也只不過是我為了求生存的一種辦法。」賤民走入了黑暗的街道頭也不回地離開了。
這樣的一個故事是在探討人性,探討生的意義。
而電影羅生門又是什麼樣的故事呢?這部電影原稿是由橋本忍先生取同樣為芥川短篇的<竹林中>改編成劇本的,故事的大綱是一對夫妻在竹林中遇到一名強盜,作惡多端的強盜看上了妻子的美貌打算占為己有,於是設陷阱騙了丈夫,把他綁在松樹上,讓他看著自己的妻子被玷汙,而最終丈夫被人發現死在竹林中,案情撲朔迷離,大家自說自話,丈夫的妻子的跟強盜的證詞都無一吻合,到了結局仍沒有答案。
這是一篇很有衝擊性的短篇集,為什麼大家的證詞會不一樣?不是有人說謊就是大家都說謊,為什麼要說謊?無惡不作的強盜說謊可能是因為本性惡劣,但夫妻倆又為什麼證詞不一呢?我們先回到原點,為什麼人會有說謊的習慣?看了黑澤明電影詮釋,我認為那是因為人都會有軟弱的一面,為了掩飾軟弱,會用說謊讓自己變得能夠被原諒,因此這事件讓我們覺得世間充斥了謊言。
「兩部短篇可以說都相當精彩的剖析人性,但要將兩部融合為一部電影,沒有共通性讓故事很難發展下去」腳本的編劇橋本忍提出這樣的想法之後又在下筆之後發現其窒礙難行之處,但是黑澤明在看完初步腳本之後,沒有否定這個版本而是在這個組合裡發掘了新的可能,在橋本先生的自傳裡<複眼的映象-我與黑澤明>裡面提到,若要我形容黑澤先生,那就是「能抓住靈光的男人」。在融合<竹林中>跟<羅生門>之後,其劇本由兩介平民探討<竹林中>事件的真相,以及一個被設定為羅生門裡男主角賤民的角色,躲雨匯聚於羅生門的廢墟之下,為了消遣打聽事情的經過,開啟了對事件的回顧,砍材人說每個人都在說謊,和尚認為經過這次的事件之後不再信任人性,躲雨的人則毫無所謂的任為這就是人性,在一來一往的對話裡可以看出鮮明的角色性格,故事道回顧結束這裡,核心故事都還是<竹林中>,最後的轉折是砍材人承認自己是目擊者,目擊了整個事件的過程,強盜並非因為英勇而殺了丈夫,妻子並沒有為了廉潔的清名殺了丈夫,丈夫沒有因為妻子的背叛自盡,他們只是互相鄙夷,最終鬧成慘案。這時嬰兒的哭聲傳來,賤民立刻上前搶走嬰兒的衣物(羅生門的情節淡入fade in),柴夫非常氣憤地制止他,說他寡廉鮮恥,賤民非常不以為意的說,你敢說你從來沒做過壞事嗎?這個時代人人自危要活命就要耍一些小手段,更何況你為什麼不在衙門的時候說出事情的真相?可見你也是有所隱瞞的吧?柴夫無言以對,這時和尚更是對人性絕望了,賤民抱著嬰兒的衣服走進雨中,頭也不回的離開了,抱著嬰兒的和尚跟愧疚的柴夫在雨中的羅生門下站了良久,嬰兒的哭聲打破了沉默,柴夫伸手要安撫嬰兒,和尚卻氣憤的移開說道:「你連嬰兒的內衣都不放過嗎?」柴夫用幾近哭出來的聲音說道:「我家有六個小孩,養六個跟養七個是沒有分別的。」和尚愧疚自己方才的言行,並感激的對柴夫說:「多虧了你,我重新相信人性了」,這個結尾和羅生門跟竹林中都有很大的不同,兩個故事都沒有給予對錯,但是對於沒有明確說明的結局給予譴責的意欲。電影結尾則是給了人們希望,只要相信愛,人性還是可以給你溫暖。
這部電影不只是在改編上有很高的成就,可以說他是在透徹了解故事核心所編撰腳本,黑澤明被譽為日本電影大師,跟這部電影的出版時代背景也有很大的關係,身為戰敗國的日本在這個時代裡志氣低迷,瀰漫很濃厚的絕望感,這部電影正是在一層厚重的絕望裡挖掘出人性的光芒,給那個時代的人民帶來希望,黑澤明了解電影真實的價值,並且發掘得淋漓盡致,享譽國界,獲頒數獎,不無道理。
說到這部電影的風格,有很多停滯很久的畫面,定格在角色的表情上,放大了情緒的張力,並且在憤怒狂喜或是哀傷都有很誇張的詮釋,可以發現這部電影特別重視行蓄的表現,而且鏡頭的部分,很重視所謂的觀點,在角色自白的時候,我們的視角是衙門官府,在發現多襄丸的時候,我們沒有立即被畫面告知他倒在河邊做什麼,而是繞了畫面一圈,最後好奇心才被滿足,還有多襄丸瞥見到妻子美貌的時刻是由下往上匆匆一撇的,讓觀眾同理強盜起了色新的念頭,剪輯部分用了很多鏡頭的角度剪再一起,讓畫面看起來比平常多經過了很多時間,電影看了兩次我才完全明白這部電影真正厲害的地方,所謂經典就是歷久彌新,鋪陳細膩,而且每個環節都經過細膩考量的電影。
留言列表